地處長江上游的貴州省因其秀美風光而被譽為“公園省”,良好的生態是這個深居西南腹地的省份的一張靚麗名片。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貴州省赤水市探訪發現,一場“讓生活污水遠離母親河”的治水行動已然興起,這座位于四川、貴州兩省交界處的黔北城市于今年啟動了100個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村級污水處理全覆蓋。
而數百公里外的省會貴陽市,在治理紅楓湖、百花湖、阿哈水庫等水源地的十年漫漫征途中,于2007年11月開創性地在清鎮市人民法院創辦全國首家生態保護法庭,在環境公益訴訟領域開了先河。
7月3日,貴州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貴州全省主要河流水質總體為優,省控以上斷面優良率達到96%,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5%,下一步貴州省還將系統保護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
而在綠水青山間,借力生態保護成果的脫貧致富新路也在貴州應運而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我們對全國人民最大的貢獻。”7月3日,貴州省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說。“讓生活污水遠離母親河”
蜿蜒流轉的赤水河從赤水城邊向北而行匯入長江,赤黃的河水孕育了這座黔北小城,“母親河”的親切呼喚是赤水人對這條河流的真情流露。
7月4日早晨9時,赤水城南的復興鎮早已蘇醒,鎮上的污水處理廠傳來機器運轉的轟鳴聲,股股經過處理的清澈中水正從廠內不斷流出,不大的廠區內一條“讓生活污水遠離母親河”的碩大標語遠遠可見。
站在運轉中的污水處理設備前,復興鎮污水處理廠負責人喻洪偉對澎湃新聞說道,復興鎮污水處理廠總投資1900萬元,處理工藝為AAO(使用污泥對污水進行凈化)、MBR膜(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和紫外消毒工藝,能夠高效除氮除磷,于2014年9月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2015年12月工程竣工投入試運行,日處理規模達1000噸,已經能夠滿足復興鎮的污水處理需求,出水水質為一級A標。
渾黃的污水在處理池中翻滾,在處理設備末端復雜的管道出口,喻洪偉向澎湃新聞展示了一瓶清澈的中水,而在十多米外的實時監測室內,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水COD(化學需氧量)的監測數據為13.2毫克每升,而一級A標的要求是50毫克每升。
“我們的處理標準實際上都是高于一級A標的要求的,因為赤水市因水而興,更是生態旅游大市。”喻洪偉笑著對澎湃新聞說道,復興鎮污水處理廠只是赤水市多年治水路的一處見證,這個赤水河流域貴州段的最后一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已然讓鎮上一萬多居民和企業產生的污水遠離母親河。
對此,赤水市水務局局長王碧強告訴澎湃新聞,赤水市于2004年7月啟動赤水城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目前赤水市已建成大小污水處理廠和人工濕地54個,日處理規模3.03萬噸,工業污水處理廠2個,日處理規模0.2萬噸,輻射人口約23.5萬人。
下一步,赤水市按照“治污治水·潔凈家園”的要求,于今年全面啟動了100個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力爭用2年時間,實現村級污水處理全覆蓋。
黔北的赤水正邁上治理鄉村污水的征程,而與之相隔數百公里的省城貴陽,對于自家水源地“三口水缸”的治理已步入第十個年頭。
貴陽城西的百花湖、紅楓湖和阿哈三庫均系人工湖泊,碧波蕩漾的三大湖泊成為貴陽數百萬居民的飲用水源地,然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城市快速發展的腳步來不及停歇,貴陽的“三口水缸”不同程度的被污染,2007年百花湖和紅楓湖就曾爆發藍藻危機。
痛定思痛后,貴陽市于2007年11月8日組建貴陽兩湖一庫管理局,當月,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和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掛牌成立,負責統一審理及執行涉及貴陽市“三口水缸”環境保護的民事、行政案件,解決長期以來“三口水缸”污染因行政區劃、隸屬關系不同而難以治理和以往對環保違法案件處罰不力的問題。
7月5日,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庭長羅光黔告訴澎湃新聞,法庭自成立之日起,便積極開展環境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受理的首例案件便是原告為貴陽兩湖一庫管理局的公益訴訟案,而今法庭已受理各類公益訴訟案件近50件,數量位居全國各法院第一,公益訴訟案件原告類型亦涉及社會組織乃至個人等。“我們依法處罰企業絕不是要把企業搞垮,而是要敦促企業守好底線,設立這一法庭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態保護?!被貞浧疬^往十年法庭步步發展的點點滴滴,羅光黔感慨萬千,他告訴澎湃新聞,法庭辦理的第一件刑事案件即郎某某盜伐林木案,在判處被告人刑罰的同時,還創新性的判決被告人在案發地補種樹苗145株。
清鎮市紅楓湖畔的虎山彝寨村便是羅光黔談及的“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態保護”理念的受益者。
這個400余人的湖畔村落,污水因處理系統不完善曾直排入飲用水源地之一的紅楓湖,2015年,清鎮市生態保護法庭利用企業污染賠償款61.48萬元建設該村生活污水凈化項目,將生活污水經泵送至多級復合生態濕地系統進行凈化。
7月5日下午,澎湃新聞在紅楓湖畔看到,逐級抬高的多級濕地呈階梯式上升,濕地內的花卉苗木綠意盎然,數米外的紅楓湖碧波蕩漾。
項目施工方、貴州碧泰環境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宇告訴澎湃新聞,該項目處理能力為每日35噸,污水經官網被收集到人工濕地后,逐級沉淀凈化,出水水質可達一級A標。
“使用壽命自然情況下可以達到15年,濕地內每一平米不少于25株苗木,超過了就可以清理,而清理出的美人蕉等觀賞植物還可以賣錢,一平方米一年的收益可以達到240塊錢?!闭驹谇嗌奖趟g,吳宇高興地對澎湃新聞說道。
而今,多年的持續努力已然收到成效,目前貴陽市兩湖一庫的整體水質評價為三類,其中紅楓湖局部水域達到二類。
|